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
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90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
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
和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说夹住
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
才好看呢?
4、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091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
读。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
长嘴()了。
(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
“连忙”说一句话吗?
(7)指导朗读。
(8)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力)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
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馈。
(11)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组说说故事。
4、指名说故事。
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
四、拓展
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课文。
作业:
1、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30鱼翁和魔鬼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
3、能讲述故事,从而认识到鱼翁是个有勇气、有智慧的人。
教学重难点:
1、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在朗读中体会鱼翁是个有智慧、有勇气的人。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鱼翁和魔鬼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92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鱼翁和魔鬼的图片,学生对比,认识到魔鬼的凶狠、可怕,鱼翁在魔鬼面前显得十分弱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鱼翁和魔鬼。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认字情况。
3、班级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认读词语。
5、反馈:同桌一起读词语,看谁是学习的好伙伴。
6、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7、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选字组词或说话。
3、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学生自由说。
4、教师指导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6、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093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二、流利的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年 ……此处隐藏15575个字……p>6、一起读读这六组词语,瞧,我们祖国的文字多奇妙呀!加了一个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学生齐读)7、在你的词语库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赶快想想!比比哪组在规定时间里写的多.开始。(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看看其他组是怎么写的)
〈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
方法让学生发现词语的规律。而且采用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游戏(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
1、大家的词汇量可真丰富,看来,这些词语中藏着的秘密就是宝贝呀!瞧,连牛羊们也想来凑热闹和我们交朋友,你能交到几个朋友呢?请你读读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出示9个生字)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读读记记生字。(贴在黑板上。)
2、看谁交到的朋友多?(抽个别读)
3、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大家的识字方法可真多,接下来咱们开火车组词读。(开火车组词读)
5、刚才许多同学采用反义词组词,快找到反义词朋友来贴一贴。(看看你的椅子,找到的快来贴一贴。)
〈多种方式识字,结合生活识字,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学练结合。〉
6、读反义词,我们怎样记住这些反义词?你有好方法吗?
7、让我们来玩玩你说我对的游戏。(教师示范,我来和你对对反义词。)。赶快找你的朋友对一对。大家可以离开座位。)
〈通过玩“对对子”的游戏中记住反义词,使学生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中完成积累的任务。〉
(四)、民歌导入(诗歌敕勒歌)
1、对对子是我们最喜欢的游戏,生活在草原上的敕勒族人他们最喜欢唱歌跳舞,让我们一起来学唱他们的民歌。可以自己轻轻的哼一哼。(播放这首民歌)。
2、咱们先来学会这些歌词吧!(要读准字音。)(刚才听到有同学提出“见”在这里怎么读现呢?“见”通“现”。)板书(见—现)
3、谁来读?一起来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那苍茫辽阔的大草原吗?)来跟着唱一唱,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随机指导“四野、穹庐”。)随机教学敕勒族。〈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诗歌所描写的情景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其实无论是想象也好,描述也罢,都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锻炼。又随机增加了敕勒族的知识,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4、来,让我们跟着能歌善舞的敕勒族人边歌边舞吧!
(五)、做导游介绍宁波。(我会填)
1、热情的敕勒人向我们展示了大草原的风土人情,咱们是不是也应该把我们的家乡介绍给他们呢!
2、来,咱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
3、你能给这些词语找找朋友吗?请先和小组同学交流。
4、选你最拿手的来和大家交流交流。(抽个别学生交流)
5、你们可真会动脑筋,瞧,这些景色是哪里呢,可以边看边交流。
6、能用上这六个词语,来介绍宁波的风景吗?(学生交流)
7、这个内容就是日积月累“我会填”。接下来,咱们就动笔完成我会填。写完后请你把这些内容连起来,当当小导游介绍宁波。(学生填写)
8、谁愿意来当小导游介绍呢?(抽学生来当小导游)
〈把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与口语交际进行有机地整合,并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借助大量的图片把语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词语,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感受语文的乐趣。〉
(六)、小结:
刚才大家介绍了宁波的迷人风光,其实宁波还有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文化,那让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中再来畅谈我们美丽的家乡------宁波。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课后反思】
1、抓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少年。
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
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案15【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春天里的发现”,内容包括《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语文园地一》,都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本组课文不仅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找春天》在呼唤着我们到校园、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古诗两首》告诉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和感受春天,《笋芽儿》让我们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起学生思考的童话故事。《语文园地一》也是一组关于春天的话题,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单元总体目标】
1、本单元要求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不带拼音的短文,让孩子尝试着自己阅读,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认生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会说、会画、会唱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
5、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单元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表现。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用眼睛去看春天、用耳朵去倾听春天、用手去触摸春天,让学生去寻找春天,从而达到书本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综合学习。
2、学习本单元后要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关于春天的词语、会写几句关于春天的词语、能够背诵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能够用语言描述春天,并且能够用手中的笔画出春天。
3、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感情、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与积累结合起来。
4、引导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去主动学习,去寻找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春天的脚印,去探索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奥秘,去想象春风、春花、春雨、春草像什么。
5、在理解本组教材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解读春天,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去阅读,去感悟,去发现。
【单元教学时间】
《找春天》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笋芽儿》2课时
《小鹿的玫瑰花》2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