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5-03-10 10:25:46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汇总5篇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汇总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

2、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3、尝试动手制作泡泡水,并用身体语言表现泡泡的形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泡泡枪、吹管、小棒、毛巾若干。

2、洗衣粉、餐洗净、洗手液若干,杯子若干。

3、电子琴。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用泡泡枪吹泡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展开:

1、生活联想:提问――平时在哪儿见过泡泡?哪些东西能变出泡泡来?幼儿讨论,交流。

2、幼儿认识操作材料。老师准备了什么东西?洗衣粉、水等。

3、幼儿初次尝试做泡泡水。

(1)水是什么样子的?加入洗衣粉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幼儿用洗衣粉制作泡泡水。提问:“洗衣粉到哪儿去了,有什么好办法让它溶解的快些?(小棒搅、加热水)溶解到水里能变出泡泡来吗?

(3)试吹泡泡。提问:除了洗衣粉还有什么溶解在水中能够变出泡泡来?

4、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泡泡水,用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吹泡泡,分享成功的喜悦。

5、你是怎样弄出泡泡来的?泡泡为什么能飞起来?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

6、游戏体验――吹泡泡

(1)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吹泡泡,分享成功的喜悦。

(2)应到幼儿观察了解泡泡的特性,说出自己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有什么变化?(飞高、飞低、破裂、颜色等。)

7、音乐游戏――吹泡泡

(1)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泡泡不同的形态。

(2)鼓励幼儿随音乐进行“吹泡泡”的舞蹈动作创编。

(3)师生共同表演音乐游戏“吹泡泡”。

三、带领幼儿到户外吹泡泡,进一步观察泡泡。

活动反思: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大胆参与讨论。

2、能遵守游戏规则并能动作协调性。

3、学习按指令快步和漫步。

二、活动重难点:

能遵守游戏规则并能动作协调性,学习滚轮胎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红、黄、绿颜色的牌子

四、活动过程:

(—)热身活动。

走走、跑跑、跳跳

(二)教师分别举起红、黄、绿颜色的牌子当作交通信号灯,请幼儿分别来说说。三种颜色代表是什么意思。

——“红灯”时问幼儿可不可以走?(不可以走)

——“绿灯”时问幼儿可不可以走?(可以走)

——“黄灯”时问幼儿该怎么办呢?(若是没通过马路,看到黄灯就要停下来,若周到一半,就要快步通过。)

(三)分角色玩红绿灯的游戏。

——老师当警察,手拿“红绿灯”,幼儿当司机。

——游戏中提醒幼儿保持距离,以免互相冲撞或撞到其他的东西。

(四)游戏《红绿灯》

——这里有首好听的儿歌。

——交警出示红灯,车要停下。

——交警出示绿灯,车则继续前进。

游戏规则:司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则退到一边接受处罚,赶快说“红灯”,然后就在原地不动,要等其他司机来摸一下并喊“绿灯”,才能自由行动。

(五)结束活动:对于坚持到最后的司机,可以授予他们“文明小市民”称号。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小蚂蚁。

2、初步了解蚂蚁的特征、生活的地方及喜欢吃的东西。

活动准备:

提前请幼儿准备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糖果、饼干等),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你为小蚂蚁准备了什么吃的?

2、小蚂蚁住在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给它们带去好吃的。

二、找蚂蚁

1、带领幼儿到小区公园,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

2、你在哪里看到了蚂蚁?它是什么样子的?

三、喂蚂蚁

1、请幼儿把准备的食物给蚂蚁吃,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与蚂蚁说说话。

如:小蚂蚁快来尝一尝;好吃吗?等

小蚂蚁好像说了什么?(真好吃,谢谢)

3、你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请幼儿走走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四、与蚂蚁说“再见”,带幼儿回园,教师进行小结。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小白兔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小动物,白白的毛、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十分招人喜欢。随着“小兔乖乖”主题的进入,孩子们对于小兔子的喜爱越来越浓,借助小兔这个可爱的角色,在帮助小兔采蘑菇的情境中通过看看说说练练,认识区别物体的大中小,感知大中小的相对性。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图片的出示引出主题;第二环节由于天气冷,在让小兔一家变暖和的同时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相应的匹配,同时为下一环节小兔采蘑菇做准备;第三环节让幼儿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蘑菇的大小不同,而且其中两种蘑菇需要比较才能分辩大小。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物体大小进行相应的匹配。

2、在采蘑菇的情境中体验帮助小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三只特征明显的白兔(兔爸爸、兔妈 妈、兔宝宝)、帽子、蘑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兔真可爱——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小兔一家来了,猜猜谁是兔爸爸?谁是兔妈 妈?谁是兔宝宝?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小结:哦,原来长得最高最大的是兔爸爸,不高不矮中等个子的是兔妈 妈,最矮最小的是兔宝宝。

二、小兔变暖和——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相应的匹配。

1、现在,它们要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可是,天气太冷了,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让兔宝宝暖和一点?(帽子、手套、围巾)

小结:天气冷了,我们可以穿上厚厚的衣服、戴上毛茸茸的帽子和手套。

2、你们想的真好,兔妈 妈也想到了,她拿出了3顶帽子,看,这三顶帽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大小、颜色) 那这三顶帽子应该给谁戴呢?

3、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小兔一家,这里也有三顶帽子,请你们把适合他们的帽子戴在他们头上,要不大不小,正合适。

4、小结:原来帽子的大小和个子的大小有关。大号的帽子给最高大的兔爸爸戴,中号的帽子给不高不矮、中等身材的兔妈 妈带,小号的帽子给最矮最小的兔宝宝戴。(引导幼儿说给谁、谁、谁戴,看幼儿是否理解)

三、小兔采蘑菇——巩固已学知识,幼儿操作。

1、帽子戴好了,我们要出门去采蘑菇了。

2、三只兔子商量了下,最小的兔宝宝告诉老师,它说:我最小,我吃的也最少,所以请你们把最小的蘑菇送给我。最大的兔爸爸说:我最大,我吃的也最多,小朋友,请你们把最大的蘑菇送给我吧!兔妈 妈说:那请小朋友把采到的中号蘑菇送给我吧!你们听清楚白兔的要求了吗?

3、那兔爸爸和兔妈 妈的蘑菇请你们帮忙送一送吧!

4、刚才我也给小兔一家送蘑菇了,可是我有点搞不清楚,谁来帮我挑一个大蘑菇?这个蘑菇送给谁?谁来挑一个蘑菇给兔妈 妈?这两只蘑菇一样大小吗?怎么比?

5、小结:原来把两个蘑菇叠在一起,小脚对对齐,看看谁高就是谁大。

6、我们也来做蘑菇宝宝吧,谁来和我比?(找一名幼儿上来和老师比高矮)

7、找一个好朋友,和他比一比谁是大蘑菇,谁是小蘑菇。现在我们要开小火车回教室了,到教室里找个好朋友再和他比比看。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学习与成人配合,传接东西。

2.喜欢与同伴合作做游戏,保持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孩子和家长间隔围坐成一圈。教师出示小熊,告诉孩子小熊要和大家做朋友。

2.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的玩法:“小熊和我做朋友。”教师抱一抱小熊,“再和宝宝做朋友。”教师将小熊交到孩子的手上,教孩子抱一抱小熊,“再和爸爸(妈妈)做朋友。”教师示意孩子将小熊交给爸爸、妈妈。然后一个一个地传下去,当小熊传回到教师手上后,教师表扬孩子们游戏玩得好,并以小熊的口吻说:“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做朋友玩得真高兴。”

3.教师把家长和孩子分两组进行游戏。游戏时如果孩子把小熊拿在手上不传时,家长应用语言提醒:“宝宝,把小熊给阿姨。”并拉着孩子的手,将小熊送到阿姨手上。

注意事项:

刚开始时,传接的速度应慢些,等孩子完全掌握以后,可以加快速度。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汇总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