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术教案模板汇总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制作课
教材分析:本课是专为入学儿童进行涂色训练而设计的一堂综合课,使用各种颜色在白纸上任意图画成色彩斑斓的糖衣后,用各种简单的方法包扎的一堂课。涂色和包扎是本课学习活动的两个主要内容,应注重意涂色为主,包扎为辅。
本课呈现了多种形式的包扎方法,如:捆扎、折叠、包卷、粘贴等。在教材中呈现的这些方法都很好地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如何根据糖纸的涂色效果和“糖果”填充物的形状进行最美的包扎,体现出学习活动的综合意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激发学生做手工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2、尝试包扎糖果。能愉快的参加教学活动,从体验各种造型媒材中引发美术兴趣,感受创作的喜悦。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
2、尝试包扎糖果。
教学难点:根据糖果的大小,形状设计糖纸的大小、图案、色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讲老师小时侯发生的故事:小时侯的最大的乐趣就是集多种花花绿绿的糖纸,洗干净以后,夹在书里,漂亮极了!还可以当书签呢
2、展示作品范例,现在,我们可以自己来制作漂亮的糖纸了。揭示课题。
3、欣赏教材P3
4、学生尝试涂色 反馈 涂色应由浅到深。
5、学生尝试包扎糖果
6、学生交流包扎方法:菱形、圆柱体、球形、椭圆、圆、锥形等十几种形态各异的糖果。
7、让学生联系平时所见的售货和购物的情景,6人一组经营糖果铺,一组售货,余下6组做顾客,由制作糖果的人推销自己的产品,以锻炼学生大但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8、小结:
就快到教师节了,小朋友们可以再制作一些精美的糖果,把它们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辛勤的老师们。这一举措,可以激起了孩子们再创作的欲望。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了解收藏的意义,收藏的价值,培养学生收藏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收藏卡工具。
教学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欣赏问题。
1、展示并赏析图片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交织在一起。 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 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充分表现了在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下,俄罗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11位纤夫的苦难代表了整个俄罗斯的苦难。画面的表现力,时至今日仍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用同样的方法来欣赏下面两幅图
米勒的《拾穗者》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
欣赏过了外国的作品,再来欣赏中国的。
赵孟坚的《墨兰图》
朱耷的《荷石水禽图》
南宋谢赫最先提出了中国画的品评方法,被称为:“谢赫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欣赏与收藏
学会欣赏是收藏美术作品的前提,收藏不仅能满足审美需求,还具有保护、传承的作用。美术作品的收藏使人们欣赏各个时代的美术作品成为可能。美术作品的收藏一般分为国家收藏和民间收藏。从形式来说,可以分为博物馆收藏、美术馆收藏、画廊收藏、私人收藏等。美术收藏的门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书画、玉器、家具、陶瓷等。
3、制作收藏卡
尝试为喜爱的藏品制作收藏卡。
收藏卡的文字信息包括:名称、时间、地点、收集的方法、材料、作品的简单描述。 收藏卡的表现方法有:绘画、拓印、剪贴等。
4、小结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观察总结生活中的色彩,进一步感受色彩。
技能目标: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混合、并列、覆盖后的不同效果。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作,在观察中去发现蕴藏于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内容:
在前一课《走进大自然》的基础上,了解大自然中的色彩后延续至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美。在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中找出这些丰富的色彩,并大胆地表现色彩,观察色彩的变化。
教学要求:
用水粉色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互相混合,并列或覆盖之后的不同效果。
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它的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色彩,观察色彩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把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带进课堂,欣赏丰、可爱的色彩。
准备颜料、画笔、调色盒、洗笔的小水桶、抹布,也可以准备油画棒或彩色铅笔等。
收集生活中的彩色照片。
准备海棉、夹子、冷暖色彩纸、旧衣服。
教学思路:
一、导入
找一找
欣赏各种生活用品、彩色照片等,寻找生活中丰富的色彩。
二、新授
试一试
(实验一)
教师分发海棉和夹子,用夹子夹住海绵块,蘸颜色,画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色块,注意色与色不要重叠在一起,观察色彩并置的效果。
(实验二)
1、 分发冷、暖色纸两张。在一张纸上用笔中含水多的颜料试试,再用笔中含水少的颜料图色试试,有什么变化?
2、 多选一些颜色涂在同色纸上,看看它们在有底瑟的纸上有什么变化?
3、 同一颜色在冷色纸上有什么变化,在暖色纸上有什么变化?偶尔学生也会有使老师意想不到的想法或表现,要充分鼓励。
4、 把自己实验的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
改一改
1、 学生准备旧衣服,摊放在铺在地上的报纸上,组内成员合作添画。
2、 用小杯子装上自己用生活中的色彩调的美丽的颜料,注意颜料稍浓厚一点,不要太稀。
3、 泼洒到衣服上,颜料在布料上自然渗染,互相覆盖或并列后产生不同的效果,把旧衣服变成“艺术品”。
4、 老师帮忙用吹风机吹干,干后还可以穿在身上展示一下。
三、小结
退员观察,看看色彩互相混合,并列和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互相评价。
大家一起合作把教室打扫干净,把整洁还给课堂。
四、课后拓展
可以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拿来装饰,涂上漂亮的颜色,把生活打
扮得多姿多彩。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把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带进课堂,欣赏丰富、可爱的色彩。
准备颜料、画笔(两三支大小不同的笔)、调色盒、洗笔 的小水桶、抹布等。
教学思路:
导入
1、 引导观察:
欣赏、感受各种生活用品的色彩美。
2、 尝试调色:
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做做“原色变出间色”的小游戏。
3、 特殊制作:
把颜料滴在纸上,吹开,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4、 联想创作:
在“吹画”上展开联想、添加,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情感。
5、 观察体会:
当你打开了一个角度,就发现了一种美。
小结
作业展评:用学生作品来布置教室。
互相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讨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第一课 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四、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菊花的知识,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花卉的技巧特点,用写意国画表现菊花。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3、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的菊花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菊花的外形特点 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若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毛毡、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谜语导入:“瓣儿弯弯象卷发,寒风冷雨它不怕,百花凋谢它开花。”(学生猜)
天气已变冷,很多花都已凋谢了,只有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着。
3、观察菊花,我们教室里有两盆菊花开得正艳,一盆黄色的,一盆白色的,除此之外,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二、讲授新课
1、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菊花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学生欣赏菊花图片)
2.菊花品种繁多,颜色丰富,为历代文人和画家所赞颂诗人赏菊颂菊,留下了许多赞美菊花的诗,一起朗诵菊花,感受一下诗人对菊花的赞美:(课件出示《菊花》诗)
3.诗人描写的菊花美,画家笔下的菊花更美,历代有很多画家也留下了珍贵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菊花作品)分别欣赏画家吴昌硕、齐白石及当代画家的作品。
欣赏小朋友的画,你来说说画的怎么样?
相信同学们画的会更好,有没有信心?
4、今天我们就学习中国写意画——菊花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副菊花图,结合菊花实物,认真观察,菊花是由 哪几部分构成?(——菊叶、菊枝、菊花)
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尖头椭圆形组成的
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做一下示范,请同学们认真看,注意画法步骤。
5、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菊花的花和叶,均需枝干支撑,花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花头,后穿枝条。而后添叶,也可先画花头,次画叶,最后穿枝。以自己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花: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黄色。如枝头有含饱未放的花苞。用淡绿色为小底藤黄色点出。[师示范画后板书]
②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直,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画后板书]
(出示分步步骤图)
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鸟画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三、学生练习,提出要求:
练习写意菊花:
1.用笔—有中锋、侧锋变化
2用墨—有浓淡干湿变化
3造型—符合菊花的特点
4.构图—完整
4.落款—工整,大小合适
四、巡回指导 (巡回检查,作画方法是否得当,及时表扬与纠正)
1、提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课外学习
欣赏以菊花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思考画家是怎样表现菊花的,怎样通过菊花表达作者思想感想的?如有时间也可以写生或者临摹一幅菊花写意图。
第二课 写意荷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荷花的写意画法,使学生了解国画写意花鸟画的特点,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2、体会和感受国画的笔墨情趣,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 。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突出美术特色,渗透人格、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祖国绘画艺术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特点。理解和感受国画的艺术特点。初步掌握泼墨法与破墨法的技法
2、教学难点:墨色浓淡的把握以及用笔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范画、写意画用具。
2、学生准备:生宣纸、一得阁墨汁、毛笔、画毡等。
四、教学方法:图片欣赏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开始上课,师: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在这多彩的世界里因为有花而显得更美丽,甚至一些古人也特爱花,尤其是一些文人墨客更喜爱一种花,虽生在污泥中,却是洁净无比。我们用出“出污泥而不染”这几个字来赞美它,它就是荷花。出示课题(中国写意画-荷花)
同学们喜欢荷花吗?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荷花?你对荷花的了解。(学生从荷花的结构讲解)亭亭玉立的娇艳的花朵,硕大的荷叶等
我也很喜欢荷花,所以我搜集了一些图片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2,课件欣赏图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