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1复习内容:
复习各种类型的句子,修改病句,造句。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本学期学过的各种类型的句子,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会用部分词语造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习重点:
复习句式的改写,练习修改病句。
复习难点:
掌握各种类型句子的改写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
复习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二、复习各种类型的句子。
指名说说反问句、疑问句、陈述句各有什么特点?说说怎样改写把字句、被字句。
三、练习
1、改写句子:
(1)小明完成了作业。
把字句:
被字句:
反问句:
(2)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反问句:
(3)你把这本书拿给老师。
改为有礼貌的句子:
2、扩写句子:
①()沙滩上有()的贝壳。
②()公园里有()花。
③()同学们()玩游戏。
3、修改病句:
(1)报名参加“卫生突击队”。
(2)朝霞把大地染得
(3)厚厚的白雪一大片庄稼
(4)你是中队长,应该严肃要求自己。
(5)奶奶常谈起过去的往事。
(6)那达慕大会上那场景可真热闹。
(7)参加联欢会,心里真高兴。
4、造句:
不约而同
像……像……(造比喻句)
自豪
灿烂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投影出示句子练习)完成练习。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2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写作知识,要求学生写出内容具体、通顺的文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习重点:指导学生审清题目要求,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复习难点:培养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复习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审题:
即把握作文题目的具体要求。
2、确定作文题目的重点。
学会确定题目的重点是审题过程的重要一步,因为只有确定了题目的重点,才能更好地选取材料,突出文章的重要部分。
3、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指名说,板书:
时、地、人、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习作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2)提问式开头。
5、习作结尾的方法:
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⑵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⑶抒情结尾(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或敬佩之情)
6、复习本学期要求写作的几作文。
a、写一个人(赞扬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记一处景物(抓住特点表现出“美”)
c、写一件物品(抓住形状、特点、用途来写)
d、写读后感。
e、介绍我们的学校。
f、谈压岁钱的用法。
三、练习:
1、我敬佩的人。
A、要求用一件典型事例赞扬他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小组内练习说话。指名说话,师生共评。
四、小结:
写作文要靠平时积累材料,多练习,多动笔,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希望大家多观察,多练习。
五、作文:
以《一件自己深受感动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3教学要求:
1 自主学会字词,能理解本文“一技之长”等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带有12的句子,感受句子的深刻含义。
3 能发挥想像,写一段队长对矿工们讲的话。
4认识矿工们长期帮助受难工友的家属又严守秘密的高尚品格,感受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老师要写(板书:秘密)同学们跟写,你们知道秘密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
2、出示课题:《37共同的秘密》“共同”加重。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4、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哪些人共同的秘密?共同的秘密是什么?这个秘密被揭穿了吗?为什么这个秘密要大家共同遵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提得很好!那么课文围绕共同的秘密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呢?快速读读课文。
出示填空:为了 帮助矿工妻子维持生计 。12个矿工约定 每天去她的馄饨摊吃一碗馄饨 ,并且这个约定一直坚持了十几年。板书(12个矿工——约定)
2、学生交流完成填空。
现在你们知道了,这共同的秘密是什么呢?齐读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课文1、2小节
师: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做这个约定呢?
出示(引读):课文的1、2小节
(1)理解“闭塞”、“一技之长”
(2)得知这一情况的矿工队长会怎么想呢?他会对矿工们说些什么?
想象说话:矿工队长想: 于是,他跟12个矿工说:“。”矿工们听了队长的提议后,都同意了。
(3)师小结过渡
2、师:那么他们又是如何来遵守彼此间的约定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学习课文的3——8小节。
学习要求: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8小节,用浪线将他们遵守约定的句子画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2)圈出关键词语,想想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随机)
预设:
(1)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 ……此处隐藏1416个字……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5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若干个。理解本课“百思不得其解”、“雷打不动”、“弥留之际”、“沧桑”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积累含义深刻的句子。发挥想象能力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从故事中,感受人间真情和温暖,领悟到人生的财富是善良、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
共同的秘密是什么? 12个矿工是怎样保守着共同的秘密的?
教学难点:
第三部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熟悉导语,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2、交流有关矿工生活的资料
3、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一、交流矿工生活的艰苦
解题质疑
初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通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根据段意分段(将段意熟读,背下来)
讲读第一部分内容 理解“抚恤金”、“闭塞”;体会矿工妻子的艰难境遇和队长们的帮助
第二课时: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50课,齐读课题。
1、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个矿工在意外事故中去世了。为了帮助他的妻儿维持生计,12位矿友坚持每天到她的馄饨摊吃一碗馄饨。十多年过去了,什么都变了,不变的是12颗爱心。
2、说一说课文的段落层次
(1——3)矿工被炸死后,他的妻儿生活无靠,在队长的建议下开起了馄饨摊,每天至少有12人光顾,从不间断。
(4——6)12个矿工们坚持去吃馄饨,令他们的妻子不明白,直到队长弥留之际说出了秘密,从此后队长的妻子也加入到12人的行列。
(7——8)十几年过去了,来吃馄饨的人也在变化着,但从未少过12人。
二、过渡、导语
矿工的妻子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精神上无依无靠、生活上举步为艰的时候,有12个人毅然决然地支持着她、帮助着她。那么“共同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从中我们能领悟到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下一部分
三、读4——6自然段,思考“共同的秘密”是什么?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1、生:12个矿工约定每天去馄饨摊上吃一碗馄饨。
2、生:在第5自然段。[出示:队长的话]
(1) 读中理解、强调重音约定——经过商量而确定的,相约要遵守的。 兄弟、自己的兄弟——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的工作中,建立的阶级感情
(2) 比较句子,体会反问表达效果,体会语调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要帮。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能不帮。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
(3)小结:多么善良的12个人啊!这是次意外事故,无论从法律上,道德上,还是经济条件上,他们都可以不帮他的妻儿,但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使他们把帮助这孤儿寡母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4)再读
四、原来这共同的秘密就是12个矿工的约定。
从哪能看出这是一份约定呢?默读全文,找到相关语句用“——”画下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读一读。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汇报(引导学生按行文的顺序)
A.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 “一下”:12个矿工都信守约定,如期到来。[出示图一]
B.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过12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1、(学生想象)“风霜雨雪从不间断”那会是怎样的情景?
2、在你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平凡的矿工,感受到了他们善良的心灵,真的很敬佩他们这伟大的举动。(再读)
3、小结:之所以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人,随后从未少过12人,而且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从不间断,就是因为(引读:男同学读“这是???”)
C、第四自然段内容
1、雷打不动:形容坚定,不可动摇。——信守诺言、恪守约定
2、妻子的“百思不得其解”。除文中提到的猜疑、跟踪、质问,还可能怎样?
3、她们不理解是因为,她们不知道“这是???”(女同学改人称读)
4、学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能想着帮着别人,这是好事,为什么要把它当作秘密不告诉别人,而且对自己的家人也如此?讨论汇报(多么善良的人们,在献出爱心的同时,也在用心维护着这对母子的尊严,让她感到她是自力更生的,让她觉得生活得很坦然。)
5、 说话练习:想象一下,当初,矿工队长和矿工工友们约定时会怎么说?
C、第五自然段
1、 结合下文,理解“弥留之际”,换词理解(临终之前、临死之前、即将离开人世??)
2、 因为“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所以“你一定要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
3、这说明什么?(他把这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得重于一切,他要把自己未完成的责任传承下去。)
4、此时此刻队长的妻子什么也没说,但她思绪万千,她会想些什么呢?(过去对丈夫的猜疑是不对的。原来他的丈夫这么伟大。一定将这艰巨的任务,厚重的责任坚持到底!??)
4、[出示,6小节和图二]引读第6自然段:“于是,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
D.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惟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个人。
时间更迭,万物变迁,而惟一不变的是“12个”数字,那是12颗善良的心从未动摇过,哪怕只是微薄的力量,也一定要它持久,进行到底。带着对这12个人的赞扬和佩服之感,再读。过渡:就这样,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几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当我们再次来到那个馄饨摊,还会见到那12个熟悉的面孔吗?
五、指读7、8自然段
[出示:图三]E.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1、既然12个人都这样信守约定,为什么还要“代替”?这十几年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过渡:是啊!无法阻挡的“生、老、病、死”,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十几年来,这些矿工们经历着生活的变化,也在经历着的世事的沧桑。
3、引读:所以,“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
4、这不仅是12个矿工的秘密了,已经成了12个家庭的秘密,甚至是更多帮助者共同的秘密。(扣题)
5、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是“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6、怎么理解“金灿灿的爱心”?
7、这仅仅是12颗闪光的爱心吗?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样善良、朴实的人群,再过10年、20年会是什么样?
文档为doc格式